微生物培養基用水的制取通常需要經過多個步驟,以去除水中的雜質、微生物、有機物和離子等,確保水質符合微生物培養的要求。以下是一般的制取工藝和步驟:
1.預處理
過濾:通過砂濾器、多介質過濾器等去除原水中的懸浮顆粒、泥沙、膠體等大顆粒雜質,降低水的濁度,防止后續設備被堵塞。通常能將原水濁度降低到 1NTU 以下。
活性炭吸附:利用活性炭過濾器吸附水中的余氯、有機物、異味等。余氯會對后續的反滲透膜等設備造成氧化破壞,同時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小分子有機物,改善水的口感和氣味,使余氯含量降低到 0.1mg/L 以下。
軟化:采用離子交換樹脂軟化器去除水中的鈣、鎂離子,降低水的硬度,防止在后續設備中形成水垢。經軟化處理后,水的硬度一般可降至 0.03mmol/L 以下。
2.反滲透
3.后處理
離子交換:采用混合離子交換樹脂床進一步去除水中的微量離子,使水的電阻率達到 18.2MΩ・cm 左右,接近理論純水的電阻率,確保水中的離子含量極低,滿足微生物培養基對水質的高純度要求。
超濾:使用超濾膜組件去除水中的細菌、病毒、膠體、大分子有機物等雜質,其對細菌的去除率可達 99.99% 以上,進一步提高水的純凈度,防止微生物污染對培養基的影響。
紫外線殺菌:利用紫外線殺菌器照射水,破壞水中微生物的 DNA 或 RNA 結構,使其失去活性和繁殖能力,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,有效控制水中的微生物含量,防止微生物在系統管道和儲存容器中滋生。
終端過濾:通過孔徑為 0.22 微米或更小孔徑的終端過濾器,進一步去除水中可能殘留的微小顆粒、細菌碎片等雜質,確保制取的水達到微生物培養基用水的質量標準。
在制取微生物培養基用水過程中,還需要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,監測水質,以保證制取的水始終符合微生物培養的要求。